城市雕塑一詞是區別于室內雕塑,對放置在室外的雕塑的統稱。是當下對置于城市公共空間中,具有公共屬性的雕塑普遍認可了的統一稱謂。然而城市雕塑并不是一個清晰明確的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常常與環境雕塑、景觀雕塑、公共藝術等概念相混淆。我國著名的建筑大師吳良墉先曾生在《中國城市雕塑50年》的序言中指出:“所謂城市雕塑,并不是一個很確切的概念,它是相對室內雕塑而言的,故可以稱之為室外雕塑,城市環境雕塑等”。
雖然“城市雕塑"這一概念具有不確切性,但在國內對這一名詞的理解并無太大的偏差。中央及各地政府都設有專門的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并有相應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根據1993年9月14口文化部建設部發布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中對城市雕塑的定義是: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道路、廣場、綠地、居住區、風景名勝區,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動場地建設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建設應當堅持質量第一,積極穩步發展。做到正確的思想內容,健康的審美趣味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與城市環境統一協調。1996年3月3口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指出的城市雕塑定義是:在本市道路、廣場、車站、碼頭、機場、體育場(館)、公共綠地、居住區、風景名勝區,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動場地建設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建設應當遵循合理布局確、保藝術質
量、與城市整體環境相協調。
從上述兩條由政府發布的城雕管理辦法中可以明確城市雕塑的概念由兩點構成,一是所在環境,即位于道路、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二是表現形式和內容,即具有健康的審美趣味,與城市環境相協調,并具有一定體量。上文所提到的環境雕塑、景觀雕塑都應當屬于城市雕塑的范疇之內。
而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之間的關系要相對復雜一些。并不是所有的公共藝術都屬于城市雕塑的范疇之內。普遍認為公共藝術是指位于公共場所之中,具有公共審美屬性,其受眾對象為廣大群眾、并且具有一定審美趣味的公共藝術品。包括雕塑、壁畫、曲藝表演等具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比較二者的概念發現,城市雕塑和公共藝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位于公共場所之中,都具有公共屬性和一定的審美趣味,受眾都是廣大群眾。
二者的區別在于:首先,就其所在位置而言,城市雕塑位于的公共場所指的是室外公共場所,而公共藝術所在的公共場所中既包括室外又包括室內,如賓館大堂、火車站大廳的壁畫等等。其次,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公共藝術的表現形式既有壁畫、雕塑等空間藝術,又有戲劇、舞蹈等時空藝術。因此,雖然在概念范疇上,城市雕塑應當從屬于公共藝術,但是由于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這一概念往往脫離公共藝術,單獨出現。
因而,本文城市雕塑主要指的是,置于室外公共場所之中,包括街心、廣場、園林、道路等,并且具有健康的審美趣味和一定體量的室外雕刻作品。